楊芬林老師
~Welcome ~
:::
給家長的一封信
芬林老師的研究
了解當今的青少年 了解當今的青少年
自由基與健康運動之探討 自由基與健康運動之探討
尋找失去的舞跡-唐樂舞破陣樂 尋找失去的舞跡-唐樂舞破陣樂
舞蹈的傷害與預防 舞蹈的傷害與預防
膝關節的保健與治療 膝關節的保健與治療
 
好站連結
 
:::
     
 
尋找失去的舞跡-唐樂舞破陣樂

尋找失去的舞跡-唐樂舞破陣樂

作者:崇文國小楊芬林老師

一、前言

唐大曲「皇帝破陣樂」又名「秦王破陣樂」、「破陣樂」「破陣子」、「七德舞」、「神功破陣樂」、「小破陣樂」,該樂舞係唐太宗李世民作秦王時於620年大敗劉武周,士兵們在獲勝歡呼時所展現之樂舞,而後太宗親製繪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像戰陣之形。」(歐陽予倩,民74)。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此一具有唐朝代表性之破陣樂樂舞譜,在國內已失傳了!但卻於701年傳入日本,當時日本文武天皇(697-707),依大寶令在治都省設雅樂寮保存演出該樂,並稱為「皇帝破陣樂」,如今在日本保存有唐樂96首舞、譜66首。

國內舞蹈大師劉鳳學教授,於1965及1966年在日本宮內廳獲得該舞譜,1983年使得知該舞譜已有英國劍橋大學唐樂研究中心譯成舞線譜,而後重現樂舞譜的文獻。

因此「皇帝破陣樂」到底是什麼樂舞?其由來為何?他與唐朝之興衰有何影響?筆者整理三代君王之「破陣樂」,以戰陣的時間、音樂、服飾及社會發展等淺顯分析「破陣樂」之發展與精髓!!

二、破陣樂的發展

(一)李世民的破陣樂

      話說皇帝破陣樂,即想到唐代舞蹈創作,當然首要人物李世民。「破陣樂」原先是作戰的軍歌,在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據作戰時隊伍的進退、回護、突破、包抄等行動編制成舞。他先畫出各隊形圖叫「破陣樂舞圖」,讓起居郎呂才訓練120人,照圖排練,趕排了八天,在元宵節那天演出。全舞分三大段,每段有四個變化,所以後來改名「七德舞」。這舞的樂曲是民間流行歌曲參雜龜茲樂製成的,樂器以大鼓為主,<舊唐書音樂志>說他聲陣百里,動盪山谷,可見相當粗獷雄渾。

      歌詞在軍中可能是隨口唱出來的,詞句原來不很典雅,立國之後就讓魏徵、虞世南等再製歌詞。這曲子可能也有加工,大約舞的組織主要是隊形變化,還有就是隨樂曲的節拍或快或慢,表演進退、刺擊之陣容。

      那麼李世民為何要創作「破陣樂」呢?根據李世民說法:「觀察敵陣就知道敵人的強弱,那就要追到敵人的後邊打垮他,這樣才能常常取勝。」(歐陽予倩,民74),由此可知,李世民在創作「破陣樂」時,是根據他的戰略戰術思想與兵法所製成的,也因與其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感覺到其真實性與親切。

      另外,李世民也以此樂來誇耀武功,增加威望,但也確實收到預期的效果。在演出那天(元宵節),文武群臣看了都非常興奮,肅然稱賀,許多外賓也都加入同舞。

      而「破陣樂」最先傳至國外的不是日本而是印度,是由往來的商人傳過去的。玄奘到印度時,中印度的戒日王見了他就說:「摩訶至那國(意即偉大的中國),有秦王天子(李世民),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救眾生,平定海內,遠近聞風,幕化稱臣,百姓都唱<秦王破陣樂>。」(劉芹,民82)可見當時「破陣樂」在印度即很有名,而「秦王破陣樂」知名也因此傳開來,也有人稱之為「皇帝破陣樂」,由此可知,這些再再都顯示李世民之<武功定天下,以文德綏海內>之功績。

      「破陣樂」的隊伍是以實際生活戰陣的情形為根據,隊形有的左邊圓,右邊方,前面有戰車,後面有隊伍,所謂「左圓右方,先偏後伍」即是指有的像水中魚兒,一個接著一個魚麗陣,有的是群鸛散開鵝鸛陣,有的中間展開,兩翼迂迴,屈陣交錯,首尾回互(擊首則尾相應,擊尾而首相應,擊中則首尾相應),(歐陽予倩,民74),如此氣勢雄渾之戰陣,也了解李世民對戰陣之法是非常講究。

(二)唐高宗的神功破陣樂

      高宗初即位,永徵二年(公元651年)11月,祭祀南郊,不知是否睹物思親,不忍看太宗的破陣樂舞,所以下令以後不必演奏,從此被禁27年。在儀鳳三年,太常少卿韋萬石認為:「破陣樂舞」是建國以來的代表作,可宣揚祖宗盛烈,多年不演奏,怎麼能發<孝思之情>。因此,高宗李治答應了他的請求,演奏之後,李治十分感動,想起往日創業的艱難,要保住江山就不能忘記武功,可見當時的演出還和原來的差不多,而且李治認為「破陣樂」的演出不單為了單純娛樂,更有它政治作用和教育意義。

      在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曾把「破陣樂」改名為「神功破陣樂」,作為祭祀用之武舞,再演出時依八佾之制,並由原來120人減為64人。次年又把「神功破陣樂」修入雅樂,為了長短要和當時禮儀相稱,把原來52遍改為2遍,使原意盡失。另外,也在坐部伎的<燕樂>裡弄一小型的「破陣樂」,四人人舞,穿著沿錦邊的粉紅袍褲,以非披甲性質已完全變了樣,原來「發揚蹈厲」的氣概已經不存在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時代,毀了唐的太廟,雅樂中的「神功破陣樂」,也只空留其名而已!

(三)唐玄宗的「小破陣樂」

      「小破陣樂」是李隆基根據李世民「破陣樂」改編的,在<舊唐書>中記載:「破陣樂」玄宗所造也,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冑。這種小型的破陣樂用的人少,表演起來比較容易,動作方面可能還是表演戰鬥生活,和最初李世民創制的「破陣樂」的主題是相同的。

      另外,李隆基的改編還有第二種呈現,用數百宮女來舞,而且舞的相當好,據說太常寺專門表演這個節目都不及於這數百位宮女,但也可想像若李世民還活著的話,一定是氣炸了!而在此時「破陣樂」也慢慢失傳而亡了。

      之前曾提及「破陣樂」影響遠及印度,而在玄宗時遣唐使栗田道摩傳至日本(文武天皇、公元697-707年),舞者4或6人,因此可看出小型的「破陣樂」,故又稱「小破陣樂」:四人著盔甲,執戟,用劍指。舞蹈結構分三段:1.遊聲2.序3.入破。而此舞也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破陣樂」

(四)歌功頌德

      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創作「破陣樂」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創作…「慶善樂」。貞觀六年(公元632年)12月9日那天,帶領群臣回故居,誕生之處…慶善宮,在渭水之濱大擺筵席,並且賞賜了故居附近的居民,這也是封建帝王最得意之事。因此,李世民寫了首詩讓起居郎呂才配上樂譜叫「功成慶善樂譜」,以兒童64人,安徐嫻雅地舞蹈,名叫「慶善樂」又名「九功舞」。

      唐高宗李治也曾作「上元樂」,舞者180人,穿5色的畫雲衣,以像元氣,所以稱「上元樂」。又因高宗作上元樂時年號改「上元」,表示自稱天皇,武后稱天后,每每輿勤政樓前宴會時,讓舞者從帷幕裡出來跳舞,有驚為天人之效!

      為何提及「慶善樂」與「上元樂」呢?因為此二舞樂與「破陣樂」合稱唐代三大樂。【破政樂】:是歌頌皇帝百戰百勝,威震四方的武舞,具有雄壯的氣派。【慶善樂】:是用以表示文德,而皇帝武功之日,回到故鄉飲酒賦詩,起舞作樂,這也表示鄉土感情和生活趣味,其目的是作為天下大定,與民同樂,宣揚統治者「德化」。至於【上元樂】:完全是抽象的東西,它的用意是把天子作為天之子,皇帝把自己抬得高出萬物之上。也由於臣下阿諛,無法形容皇帝崇高的位置,只好把他捧上雲端。

      由此三大樂不難發現,唐代君王對自我的豐功偉業均沾沾自喜,甚而編創不同樂舞來顯揚於世,尤其李世民在諸多皇帝中,確實是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與政治家更是才學淵博的文學家,在音樂的造詣上更是諸多皇帝中鮮少之人,所以如此表彰功德為後世之壯觀,非文儀所能比擬!!

 

三、破陣樂之樂

(一)十部樂

      十部樂是唐朝宮廷設置,其目的為二。一為供統治者娛樂,二為顯示國家強大與興盛。這些樂部署於太常寺而不屬於教坊。就更說明他們政治作用大於娛樂作用,禮儀性重於表演性。

      十部樂的提供在於宮廷舉行大宴,招待少數民族,使者為皇帝祝壽,慶豐收,也為皇帝立寺或歡迎玄奘從西域返長安等,都要整套地表演出來。而演出制度,如舞者人數、服裝、樂人服飾、人數、所有樂器,以及舞曲、歌曲、解曲都有規定。

      而十部樂於貞觀16年時才完整,包括1.燕樂2.清樂3.西涼樂4.天竺樂5.高麗樂6.龜茲樂7.安國樂8.疏勒樂9.康國樂10.高昌樂

(二)燕樂

      「燕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燕樂即宴樂,就是宴享時表演的舞樂。狹義的燕樂是唐朝十部樂的第一部,而這時所談的事後者。

       創作「燕樂」所依據的<祥瑞之兆>是「景雲現河水清」,當時朝廷規定「景雲慶雲為大」,太宗對<祥瑞之兆>並不盡信,而當所謂<祥瑞之兆>出現,朝廷作曲歌頌和祝福唐代興盛的時候,統治者還是很高興的。因此「燕樂」被朝廷重視,將他列為十部樂的第一部。

      唐玄宗時整理編制的坐、立部伎,其中各部樂舞都有所改變,唯獨「燕樂」一部仍被列入坐部伎中,而破陣樂即包含在其中,成為朝廷非常重視的部樂。

 

(三)立部伎  坐部伎

      立部伎與坐部伎是在唐初九部伎十部伎的基礎上發展創造而成的,但他們的規模比後者大的多,是唐太宗至玄宗在一百多年間(公元627-756年),以中原樂舞為基礎,吸收融化了國內各民族和外國的樂舞創造出新型的樂舞節目。而根據演出的要求,堂上坐奏的稱坐部伎,堂下立奏者稱立部伎,二部須嚴格區分,演出時必須遵守制度,其分辨如下:

               立部伎:1.唐高宗已有立部伎

2.等級較坐部伎低

3.演出秩序於坐部伎後

4.演出規模大、氣派大、人數多,例如:「破陣樂」人數百餘人,擺各種陣式。

            5.代宗時代雜技也歸在立部伎中

            6.按樂創制時代的先後排列:

       一.二部:安樂、太平樂     三.四部:破陣樂、慶善樂

       五.六部:大定樂、上元樂   七.八部:聖壽樂、光聖樂

                        坐部伎:1.設立時間可能在武則天中宗時代

                                         2.等級最高

                                         3.演出秩序最先

      4.演出規模小、用的人也少些,例如:「破陣樂」表演戰陣時候只有四人,所表演指揮擊刺之容而已 。   

       5.因人數少,便於練習演出,更加集中精練,技術也不斷提高。

       6.按樂創制時代的先後排列:

 一部:燕樂 二、三、四部: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五、六部:龍池樂、小破陣樂

(四)樂器

坐部伎「破陣樂」他和小型的<景雲樂>、<承天樂>一起演出統稱「燕樂」。

「燕樂」中的「破陣樂舞」用四人伴奏樂器,很多有玉罄、方響、搊箏、筑、臥箜篌、銅鈸、蕭、長短笛、尺八、毛員鼓、連鼖鼓、桴鼓、貝等….。

另外還有二個歌手伴唱,因為主題和原來表現戰陣的以及用於祭祀武舞都有所不同,所以武舞人數以及服飾舞姿方面不能不有些較大的變動。

 

四、破陣樂之服飾

      唐代「破陣樂」之服飾也因各朝代之異主而有所改變,以下整理資料即可明瞭:

                             1.唐太宗李世民(破陣樂舞圖):穿著盔甲、拿著戟、 照圖排練。

                              2.唐高宗李治(神功破陣樂):舞人披甲、執戟、拿大旗的穿金鎧甲。

                              3.唐玄宗李隆基(破陣樂):舞者著袍、戴鳥羽之冠、佩劍

 

五、破陣樂之承先啟後

      唐代文化繽紛燦爛,可說是在中國史上前無古人。當時集中了中外古今的許多樂舞,其特點就是:規模大,式樣多,色彩豐富,新作旺盛。而唐代能有如旺盛的時期,與其政治經濟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筆者根據唐代的國情文化,對其承先啟後之優、缺點淺析如下:

(一)以唐代興衰觀樂舞

優點:

1.初唐之時,宮廷樂舞機構承隋代舊制,隋文帝為了誇耀天下統一,炫耀國家昌盛,把南北朝以來各地區各民族的樂舞集中整理,而制定了<七部樂>。端看隋代的起步已對唐代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發揚禮儀樂舞之事更是平步青雲、直衝頂峰。

 2.唐代實行一系列改良政策,人心穩定,經濟繁榮,實力雄厚,成為中古最強大富庶和具高文明之大地國。如此燦爛的成績,對於文化藝術更是助力極大。

3.在舞蹈方面,繼承歷代樂舞和各族樂舞的精華,即是古代舞蹈、近代舞蹈和各族舞蹈,與其他融合,並在融合的基礎上予以涵化同化和創新。

 4.教方梨園的建立,促進了藝術舞蹈的提高,並給舞蹈留下一個未能失傳的先機。

5.唐代的雅樂隆重而完備,與興盛的國立相結合。高祖即位後提升隋代樂官祖孝孫為吏部郎中轉太常少卿,採前代鄭譯萬寶長的七音八十四調,斟酌南北,考以古音,創造大唐雅樂。

 6.宮廷的「燕樂」及宴樂偏重於禮儀,主要用於國家盛典,宮廷大宴或經黃帝特准的場合演出。此舉具有炫燿功德,顯示國威,強化禮儀制度。

缺點:1.唐代歷任的皇帝,均承襲好大喜功的習性,為宣揚自己聲威,除在樂舞方面的輝煌,就是對外發動戰爭,勞師遠征,耗費錢財,導致籓鎮割據,因此造成皇權低落,成為樂舞承傳的一大阻力。

2.李家的巢裡翻更是殺個熱鬧,從李世民兩位兒子爭位,到武后專政,韋后殺中宗,唐玄宗李隆基幹掉韋后,看這淋郎滿目的家族爛帳,「破陣樂」的失傳不是沒有原因的。

3.李隆基雖是音樂家,精通音律,卻不是位好皇帝。「破陣樂」竄改的亂七八糟不說,專門縱情聲色,過著極淫奢的生活!安史之亂,唐朝元氣大傷,黃巢之亂,唐朝亡!!

4.政治經濟基礎動搖,藝術必然無從發展,過程更是大亂,在安史之亂後,宮廷的樂工流散各地,樂舞的規模再也沒有恢復的可能性!

(二)破陣樂的衰亡

破陣樂是唐朝代表性之舞樂,卻在國內失傳!若以樂舞本身發展來說,可看出其蛛絲馬跡?

1.從秦王破陣樂→皇帝破陣樂→七德舞→神功破陣樂→小破陣樂,單單看破陣樂歷經三代君主就易名如此之多,不難發現各君王表面是承傳了上一代<孝思之情>,但心理完全接受就不得而之了?

2.名稱一改再改,內容當然也不會放過!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120人,唐高宗的神功破陣樂64人,燕樂中的破陣樂舞4人,唐玄宗小破陣樂4人,唐末破陣樂10人,武后中宗時代4-6人,如此反反覆覆,又加上繁文縟節,樂工所能記載的有限,因此在武後毀太廟時已是空名而已!!

       3.以陣戰隊形來說,唐太宗時代總共12個戰陣隊形,唐高宗改依八佾之制,唐玄宗當時破陣樂曾有百位宮女起舞,此時以不復見戰陣形式,應該變相為娛樂舞蹈來欣賞?

破陣樂在唐代流傳近三百多年之久,也隨唐之興而盛,衰而亡,玄宗時流傳至日本,不知是真感謝當時君王的威震八方,各地爭相朝貢融和之賜,才能意外保存今日的文獻考就呢?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六、結論

唐代的舞蹈藝術十分發達,繼承前代的精隨不斷發展吸收外來的文化,經過消化逐漸變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創作也發展了各種形式,可以說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當然與現今是無法比較,我們不能把今天的思想來要求古人,但從唐朝樂舞的成就來看,可見中國人民在藝術方面的聰明智慧和轄達大度,兼容並包的精神!!

 

 

 

 

 

參考書目

平珩,張中煖(民84)。舞蹈欣賞。台北市:三民

李天民,余國芳(民87)。中國舞蹈史。台北市:大卷文化

李天民,余國芳(民90)。世界舞蹈史。台北市:大卷文化

周傳家(民89)。古代戲劇與創作。台北市:萬卷樓

黃炳寅(民88)。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台北市:國家

劉芹(民82)。中國古代舞蹈。台北市:台灣商務

歐陽予倩(民74)。中國舞蹈史。台北市:蘭亭

戴欽祥,陸欽,李亞麟(民83)。中國古代服飾。台北:台灣商務

 

 

 

 

 

 


 
     
 
網站內容由各級學校機關建置維護 服務窗口請洽各級學校總機(請點我)
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建置維護
班級網站操作手冊影音版 班級網站操作手冊PDF檔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