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寶貝的家
真心用心樂在學習
:::
線上資訊研習
儲存雲分享 儲存雲分享
 
班級訊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行事曆 行事曆
聯絡簿 聯絡簿
功課表 功課表
 
Happy大家庭
我們的約定 我們的約定
老師介紹 老師介紹
導師的話 導師的話
happy寶貝 happy寶貝
 
精彩活動
班級慶生會 班級慶生會
活動剪影 活動剪影
班級花絮 班級花絮
 
創作園地
小畫家 小畫家
小作家 小作家
資源下載 資源下載
 
 
:::
家庭教養觀家庭教養觀 回最前頁列表回最前頁列表
     
 
上一則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標題:〈在家練功〉別只用錢衡量  
 
〈在家練功〉別只用錢衡量

文卅呂政達

有父母自得意滿的分享其教養經:「我家孩子從小的零用錢,都是他們自己賺來的,他們從小就得到一個觀念,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確實也沒錯啦,在胡蘿蔔的驅策下,好像所有的驢子都趕得過,問題在於,你為什麼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驢子?

現在瀰漫一種文化氛圍,做什麼事情都要問「價格」。我們不僅這樣教養小孩,在媒體上,「身價」也成為衡量成就的唯一標準。有位「氣球達人」接受採訪,高興講著玩氣球、做氣球滿足了他小時候的幻想,但電視台記者顯然只關心他的收入問題,最後打出「月入10萬元」當做結論。似乎沒有問出收入和「身價」,我們就不知道如何看一個人了。

心理學裡有各種理由反對這種「身價的濫用」。身價做為一種成就動機的誘因,其實是有極限的。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過一個實驗,找大學生來解智力測驗,第一階段,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報酬。第二階段,分成兩組,有一組有一美元的報酬,另一組還是沒有報酬。到了第三階段是休息時間,可以自由活動,學生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解題。

德西發現,在第二階段時,有酬勞的那一組人,真的表現得相當努力,但到了第三階段,這一組人願意繼續做題的人數卻沒有另一組人來得多,他們的興趣和努力程度都減弱了。這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德西效應」,如果內外報酬皆得,反而會降低工作的動機。

「德西效應」是什麼意思?難道人們樂於當義工,但你給他們錢,他們反而就不想做了嗎?應該還是會做,然而,卻因而也剝奪了當義工的那種「不獲而勞」的樂趣。我們不如這樣想像,就像我們自己當小孩時,必然在某處聽過長輩跟我們說的道理:「培養對事物的興趣和投入工作的熱情,你的身價自然水到渠成。」不要為孩子做的所有事都標上「價碼」,到頭來,如果他們也用「價格」的眼光看待世間的所有事物、工作,那也只會是害了他們。

下一次,或是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報紙時,你可留意那些「身價的新聞報導」,當孩子發出「喔,賺好多錢」驚嘆,或是告訴你「最有意義的工作,就是能賺最多錢的那種」時,你該停下來靜思片刻,會不會連你也一直活在「身價的迷思」裡?有多久,連你也忘了「不獲而勞」的滋味?

 
 

 
 
 

 

 

 
發佈者:本站 來源: 蔡淑媚 日期:2014-02-12 01:14:02
 
 
上一則 回最前頁列表 下一則
 
     
 
:::
網站內容由各級學校機關建置維護 服務窗口請洽各級學校總機(請點我)
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建置維護
班級網站操作手冊影音版 班級網站操作手冊PDF檔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嘉義市教育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