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二) 10:30—12:00
地點:二年六班教室
教學記錄:
1.跟孩子們聚焦提問:「我們做這個簡介是要做麼用的呢?」讓孩子更清楚說出是要給別人使用的工具。
2.「這樣就可以拿去使用了嗎?」有孩子說還不行。「那要怎麼辦?」孩子說可以先找人幫我們檢查一下,或是試用看看、給他意見表。「那要找誰呀?」可以找校長、主任或老師,也有少數小孩說可以找學生。「那如果別人給你們建議的話,要怎麼辦?」就可以做修正。
3.讓孩子分組進行去討論等一下下課時間10分鐘要去找誰來向他介紹自己的香湖簡介,選兩個對象以上,並請孩子們等一下回到教室之後,把別人給你的回饋寫在黑板上。
4.孩子們得到的回饋多屬於正向的鼓勵,例如:好棒!很好!只有一些得到實質的建議,例如注音太多、可以加插圖、圖太小……等等,請孩子寫在黑板上之後,全班一起看別人給的建議有哪些,告訴孩子別的小組的建議也可以參考,接著讓他們分組進行修改。
5.提醒孩子們可以再去問不同的人,不要只是問主任老師,找一些學生或家人,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教學省思:
1.從聚焦到提示孩子去詢問他人意見的引導過程還算流暢、順利。
2.孩子們喜歡問大人的意見,或許比較有成就感,但大人多數只會給鼓勵稱讚,較不會挑剔孩子的作品,所以孩子會不知道有甚麼地方可以改進得更好。孩子們是迫不及待要去做訪問,可見與人互動的部分更能吸引他們。
3.有幾個孩子因為要修改的關係,已經有一些厭倦,我和導師討論之後,認為應該就照孩子的意願去做,孩子喜歡跟大人介紹,但不喜歡一直修改,這需要引導和技巧。我們覺得應該讓孩子直接帶著大人拿簡介去香湖做介紹,進入下一個進程,或許會比較好。
4.有一組孩子去問了校長,校長說要帶他們去放風箏,這讓孩子們非常興奮,連其他組都想知道這件事的細節。孩子們喜歡介紹、說話,尤其是跟大人介紹時,尤其又是自己製作的簡介,眼神語氣中都充滿自信,那很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