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2016.12.14(三)第七次精進教師社群會議 |
|
|
2016.12.14(三)第七次精進教師社群會議
主持人:林哲瑋
會議記錄:
1.哲瑋:兩場研習觀課心得分享(林森國小觀課技術、三峽國教院核心素養導向教學教案編寫指導);夏卡爾活動檢討;社群分享1/11:由哲瑋報告,請老師們上傳照片或文字供分享時使用。
2.嘉茜:學年一起做活動,拉大家一起做事,分享,老師會當好幾次四年級導師,但是學生只有一次四年級。例如馬拉松,老師沒有概念,學年老師就提供建議,活動結束後老師回饋很棒。小朋友作文寫很多,回饋很多,鉅細靡遺。慧詠回饋給嘉茜:收集橡皮筋來紀錄跑二十圈,敬佩老師的點子。孩子去合歡山時,還聯想到課文的活動。
3.淑麗:老師們要一起走,不要單打獨鬥。夏卡爾活動後立刻分享給大家。十二年國教後要觀課,不知大家有何看法?分組學習我常用異質性的分組,讓低成就的孩子起來報告,也能避免孩子沒事做。佐藤學說真正的討論是輕聲的。有機會鼓勵學生多讀書。有的時候給孩子多一點,孩子會印象深刻。
4.玉幸:上次淑雲老師的分享之後,我們也廢物利用做時鐘設計,寫心得感想。學生寫不出來時就老師給指導。
5.淑雲:讀報教育,對能力較差的孩子不知是否有影響?剪報給孩子寫校慶,關於祝學校生日快樂的剪報,寫完之後可以換餅乾。與生活相關比較容易寫得出文字。
6.沐嫻:本來很抗拒寫小書,後來學淑雲老師寫影子小書,本來螞蟻要動手做比較困難便作罷。學生心裡的話會出現在小書,與小孩的心觸動很多,尤其是小組活動時遇到的問題。螞蟻展的時候,孩子們情感豐富,但因時間來不及,
7.慧詠:生活課程是哲瑋帶,老師會多讓孩子動手去做,寫作是想推動的事情,後來孩子寫習慣了,反而越來越喜歡寫。我喜歡改孩子的寫作,可以看到很有趣的事情,孩子有時不怕麻煩,寫兩次也沒關係。美勞作品有時不敢拿出來展覽,因為自己美勞不好,都讓孩子自己嘗試,聖誕老公公的勞作讓孩子自己做,看起來很有趣,都像孩子自己的樣子。布置的時候就比較有信心,雖然和別人比較起來不是很精緻。
8.珮羽:編織的材料包後來改造成柱體人臉,大家做出來的都是女生,有美勞老師的指導讓作品改造得很成功,做頭髮的時候告訴孩子是設計師,孩子反而更勇敢去嘗試。多了學習單時以為會有困難,但發現寫作如果跟生活有關係,真的會寫較多。"我們這一班"的題目寫得最好。
9.怡汝:美勞編織改造成塗鴉本的書衣,給孩子的輕鬆寫作,可以寫多的秘密,老師也喜歡看學生的小秘密。有的小女生改成手拿包或手提袋,非常有創意。塗鴉牆的創意可以在教室實現,貼壁報紙(綠光森林偶像劇教室外面的黑板)
10.珮均:螞蟻小書寫完之後,發現成就不管高低的孩子做的小書都很有特色。(多元智慧)最近的生活課泡泡畫,學習士楷老師分享的藝術教學引導,引導孩子如何做泡泡畫,很有系統與規劃的上泡泡畫課程。雅棻老師的閱讀課讓孩子去想結局,結合繪畫與寫作,老師鼓勵學生寫得比作者還要好。
11.美枝:教自然課想要教學生寫心智圖,也買了筆記本,後來發現很難指導。遇到很多活動和颱風,導致連課都上不完,根本無法順利進行寫心智圖。科任和級任不同,但還是會說”我們班”才有歸屬感,習慣讓孩子動手做才有感。我都大膽唱唱跳跳的上課,欠缺文史的說明,以前上台語沒有很紮實,又不想一成不變的教學,所以會想很多特別的教學,例如台語聖誕歌教學。而為了自然科的實驗活動,自己學習很多,讓自己變得很像街頭藝人。但學生很喜歡。
|
|
|
發佈者:本站 來源:
林哲瑋 日期:2017-02-16 12:1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