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2016.06.08(三)第三次精進教師社群會議 |
|
|
2016.06.08(三)第三次精進教師社群會議
主持人:林哲瑋
會議記錄:
1、哲瑋老師分享石膏版畫教學以及如何引導寫作:
這學期的美勞課,我嘗試做一點不一樣的,那就是請孩子們把課程記錄下來。石膏版画的四週課程,其實有一節在老師講述與介紹立體派作品、畫家畢卡索與冷暖色調;有時老師會在上課前讓大家欣賞一下網路上找到的別人作品、說明石膏板的刻畫印步驟與注意須知。這些都很重要,老師雖然會不斷提醒,但是我發現,當我要孩子記錄下來時,孩子們會更清楚一些細節,操作型的美勞課何時變得跟寫作有關?其實透過書寫與記錄讓我們進行思考會更有助於操作的成功率。
我在一上課就給孩子每人一張十六開圖畫紙,要他們對折但不裁切,一半當做草圖的繪製空間,一半當作上課紀錄與課程活動後的心得感想。每個孩子寫多寫少因人而異,一開始做我會提醒孩子們要記錄,畢竟還不習慣美勞課要做筆記,我有時也會告訴孩子,想到什麼點子就記錄下來,否則靈感很快就會不見。最後我要孩子們記錄感想時,寫一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讓他們重頭回想整個活動帶給了他們什麼?雖然會花一點時間,但往後回顧課程的過程時,一定會看見美麗。
美勞課的筆記,是這學期一直在做的新改變,因為導師又兼美勞老師的關係,我能很有力也有利的推動這項嘗試,效果也很棒!同時結合寫作,訓練孩子用文字記錄操作與思考,也感謝孩子們的配合與認真,我看到我們師生一同走過後的成長。
2、「老樹的新衣」課程省思分享與討論:活動結束之後,各班也完成寫作的記錄與引導,藉此機會進行分享與討論。由於這次活動覽時遇到好幾天天氣不佳的狀況,實在很惱人,看著孩子的作品在大雨中淋得濕漉漉,也很心疼。展覽為期兩週,也的確引起了一些討論,。看著各班的寫作記錄真的令人感動,孩子們透過活動學習到甚麼?除了一些能帶得走的能力(觀察、記錄、思考、應變……)之外,孩子們更能連結自己生活與環境的關係。學仁老師班級的學生記錄內容很豐富,除了老樹新衣的活動之外,更結合了林班道校外教學,延伸了樹木的議題,學仁老師對樹的情感與關懷透過引導也無形中影響了孩子。低年級老師們(怡欣、美枝、淑雲)一直是合作的教學好夥伴,有非常豐富的寫作指導經驗,加上怡欣老師在語文寫作與延伸上常有許多好點子,使得低年級的寫作有超越一般程度的精彩。而關於「老樹的新衣」小書的裝訂,低年級老師使用信封袋做收納(低年級期末有裝訂學生個人的學習記錄本),是個很棒的點子。高年級是直接請學生整理黏貼或裝訂在作文簿裡,也可以再思考更棒的收納方式。
3、怡欣老師分享班級傑克與魔豆的寫作,使用長條紙張對摺,一邊用來畫圖一邊寫故事。(課文延伸活動仍在進行中)康軒版課本中「兩個太陽」即是起因、經過、結果的架構,並帶入繪本(短耳兔、短耳兔考零分……),引導孩子仿此架構進行故事編寫,並找動物(例如烏鴉、長頸鹿)當作主題。舉例:大象為何長鼻子,因為說謊……。
4、依據低中高年級學生的能力不同,也要改變寫作的形式。寫作前在A3紙上先做好分鏡(整體)。低年級老師也分享讓孩子做心智圖,給孩子們向度,讓孩子討論說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能說,也很愛說。
|
|
|
發佈者:本站 來源:
林哲瑋 日期:2017-02-16 12:11:14
|